top of page
食+堯手記
《食 + 堯手記》是紀錄作者作畫時所需的工具與材料,以「食譜」形式清楚地將全部工具材料的細節、份量與製作心情等摘錄下,試圖把理性與感性成分數據化,讓讀者透過各種資訊了解藝術家作畫過程的狀態。
此藝術家的書取名為《食 + 堯手記》的想法是來自於作者的姓氏-饒。初步是想把「饒」字直接命名,但是覺得蠻無趣呆板,就開始慢慢構思以各種方式設計,最後採用解構的方式,將「饒」分成「食」和「堯」。「食」既有吃東西與生計、謀生之意;「堯」有“高”之形容、另外即是中國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號;又如:堯(草名,相傳當初生於堯的廚房,能自己搖動生風,防止食物變質)等含義。而此這本藝術家的書恰好是與食物有關,而且「食」和「堯」都與食物有間接的關聯,因此最終決定加重食物的意義成分而取名《食 + 堯手記》。
《食 + 堯手記》以十二張版畫與封頁組成,並用書腰的形式集成手工書。版畫內容介紹藝術家年幼時在僑居地的點心食物;因當地多元種族的因素,輕易地接觸各友族點心食物,而且各點心的由來相當特殊,不僅於口感、顏色、造型、甜度、材料上等,更隱藏存在的意義,同時還反應各友族和國民飲食的習慣。最後再以台灣與馬來西亞當地傳統點心食物作為討論,漸漸發現都是老祖宗傳承下文化精髓,可嘆文化無距離!
bottom of page